作者:豆腐乳
编辑:养乐多
俄罗斯的哗变一天时间内就从开始到结束了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这一天时间里,国内搞自媒体的比俄罗斯月薪三千扫大街的都激动,上蹿下跳好比那瓜田里的猹。
各路野生国师连俄语都不懂,就更谈不上了解俄罗斯国内政治生态,在这种情况下赶热点锐评,除了糊弄读者,也没什么意义。
我自知不懂俄语,也就不敢多说啥,就说点不懂俄语也能看出来的东西吧。
从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尺度上看,俄罗斯的衰落是注定的,而且很难逆转。
这个从人口上就可以看出。
1900年的沙俄,大概有1.3亿人,那个时候全世界人口大约16亿,沙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8%左右。
1937年的苏联,大概有1.7亿人,那个时候全世界人口大约21亿,苏联人口还是占全世界人口的8%左右。
2022年的俄罗斯,大概有1.5亿人,而如今全世界人口大约80亿,俄罗斯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.9%左右。
也就是说,八十多年过去了,俄罗斯现政权控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重缩水了四分之三。
占全世界人口8%左右的沙俄,吞并西伯利亚和中亚,将势力范围伸到巴尔干半岛。
占全世界人口8%左右的苏联,抵挡住了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,攻克柏林,东欧都成了其势力范围。
如今占全世界人口1.9%左右的俄罗斯,同室操戈都操不明白了。
我不懂俄语,对俄罗斯政治生态了解也不多,所以去年俄罗斯打乌克兰,我是很震惊的,毕竟以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,很难理解俄罗斯为啥要打乌克兰。
但是看完上述人口情况,我对俄罗斯打乌克兰有了那么一点理解。假设按照普京最乐观的估计,俄罗斯在没受到多少抵抗的情况下,吞并乌克兰,那么俄罗斯将获得4000多万几乎同文同种的人口,起码人口问题能稍有缓解。
但是俄罗斯显然错判形势,乌克兰的抵抗力度很大,打到现在陷入僵局,反倒是在消耗人力。
不仅如此,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势力范围,如中亚和高加索地区,离心程度也在增加,随着中亚经济发展和像中吉乌铁路这样的项目落地,俄罗斯对中亚人的吸引力也会下降。要知道,中亚人构成了俄罗斯底层劳动力的很大一部分。
别说补充人力了,这下要消耗更多人力了。
其实类似的事情在先发工业国家都在出现,俄罗斯只是表现更明显一点而已。
工业革命诞生于英国,随后扩散到全欧,在这一过程中欧洲对全世界取得了支配地位。这种支配地位不仅仅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代差,还因为工业发展导致死亡率降低,从而又使人口爆炸式增加,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廉价劳动力的同时,也为欧洲各国征服和统治全世界提供了更多人力。
而全世界其他地方工业发展很少,死亡率没有明显下降,此时人口还没有爆炸式增长,所以此时欧洲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重达到了顶峰。
1900年发达国家占全世界人口比重高达32.7%,其中欧洲占全世界人口比重高达24.7%。也就是说,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左右的欧洲,外加少数几个不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等,支配着整个世界。
随着两次世界大战,各殖民地纷纷独立,这些新出现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进入了死亡率降低的人口爆炸阶段。与此同时,大部分发达国家则走过了人口爆炸阶段,步入老龄化阶段,人口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。
到2000年,发达国家占全世界人口比重已经不到五分之一,其中欧洲占全世界人口比重只有12%了。
进入新世纪,这个比例仍然在下降。
于是我们能看到欧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下降,由于苏联解体,这一点在俄罗斯身上表现得更明显。
我们还能看到欧洲国家甚至会出现人力不足。
我们之前在《未来,我们会看不起病吗?》里提到过,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(NHS),因为人力不足从英联邦的南亚和非洲国家吸收医护人员,什么英国首相都已经是印度裔了?那没事了。
从这个意义上看,德国接纳西亚难民,也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,为了补充人口,只能试着融合外来移民。
相比之下,美国在这种时候优势稍微大一些,毕竟美国人口基数本来就不小,三亿多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排第三。而且美国是个移民国家,吸纳移民并不难。
所以全世界的经济重心,已经从大西洋沿岸(欧洲、美国东海岸)转移到了亚太地区(美国西海岸、东亚、东南亚),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,说不定还会转移到南海-印度洋一带(东亚、东南亚、南亚)。
这个趋势已经有眉目了,印度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五了,过个十多年说不定就是世界第三。
也别觉得产业转移有多难,现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代差小于1900年的时候,这也就过去了100多年。
在几十上百年的尺度上,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注定的,老牌发达国家相对衰落也是注定的。这方面的讨论我们在知识星球里就有,欢迎大家进来玩。
参考资料:
梅春才.20世纪上半期俄罗斯人口问题研究[D].吉林大学[2023-06-26].
让·布尔儒瓦·皮夏,潘景英,周希. 1980年欧洲人口状况评述——过去——现在——将来[J]. 人口研究, 1981, 5(s1): 73-76.
张善余,陈暄. 20世纪: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回眸[J]. 世界地理研究,2001,10(4):1-7. DOI:10.3969/j.issn.1004-9479.2001.04.001.
本回完